1948年黄维兵团覆灭留下的一笔巨额财富成为解放金门的绊脚石
来源:优游平台总代注册 发布时间:2024-12-23 12:35:43
世人皆知1948年黄维兵团在双堆集战役中被全歼,却鲜有人知这支部队留下了一笔数额惊人的巨款。这笔存放在上海银行的百万银元,本是黄维准备用来发放军饷的。然而命运弄人,这笔钱最终落入了另一位将领之手,成为了一把双刃剑。
这位将领正是被毛主席称为"狡如狐,勇如虎"的胡琏。在十二兵团覆灭之际,他虽负伤而逃,却未料到这笔意外得来的巨款,会让他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成为一个关键人物。
当的战旗已经插遍大江南北,这笔巨款究竟是如何被胡琏取出?他又是怎样用这笔钱在江西掀起了最后一次征兵狂潮?而这支仓促组建的部队,为何能在金门岛上给造成重创?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,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。
1948年深秋,上海外滩的霓虹灯依旧闪烁,可战火的阴云却在这座繁华都市的上空不断聚集。一笔数额庞大的军饷存款,静静地躺在上海银行的金库中,这就是日后成为解放金门战役转折点的那笔巨款。
这笔存款源于1948年4月,当时国民政府为了稳定军心,特意拨款给即将北上参战的黄维兵团。按照当时的规定,部队的军饷必须按月发放,不得预支。黄维为了确认和保证军饷安全,便将这笔数额高达一百二十万银元的军饷存入了上海银行。
存款时,黄维特意选择了上海银行的外滩分行。这家银行不仅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华资银行之一,更与国民政府关系紧密。为了确认和保证万无一失,黄维还在银行开设了三个账户,分别存入不同数额的军饷,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的军方并不少见。
然而天不遂人愿,1948年11月,黄维兵团在双堆集战役中全军覆没。这笔巨款顿时成了无主之财,存在上海银行的账本上,一页页记载着这笔款项的去向。
当时的上海银行外滩分行行长姓张,此人曾在南京政府财政部任职。他深知这笔军饷的重要性,便将账目封存,准备上报国防部。可就在这时,一位意想不到的人找上了门。
这个人就是胡琏。当时的胡琏刚从虹口天主堂医院出院不久,腿上的枪伤还未完全愈合。他打听到这笔存款的消息,并非偶然。原来在双堆集战役之前,黄维曾与胡琏有过一次秘密会面,席间谈及军饷存放之事。
胡琏找到张行长时,带来了一份军政部的调令。这份调令表明胡琏已被任命为浙闽赣三省征兵总指挥,但上面并未提及有权处置黄维部的军饷。
张行长起初并不同意放款,他坚持要求胡琏出示国防部的批文。这一要求让胡琏陷入了困境,因为要想从何应钦手中拿到批文,难度不亚于登天。
就在僵持不下之际,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个局面。1948年12月,上海局势突变,大量军政要员开始撤离。张行长意识到情况不妙,也在筹划南迁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,胡琏找到了突破口。
1949年初的上海,寒风凛冽。胡琏在多方打探下,终于找到了那位能帮他取出巨款的关键人物——刘廉一。这位刘将军在军中颇具传奇色彩,一手牵着"土木系",一手握着何应钦的信任,是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人物。
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时期,刘廉一就与陈诚的"土木系"走得很近。毕业后,他跟随陈诚南征北战,立下不少战功。然而到了1940年,刘廉一却出人意料地投靠了何应钦,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轩然。
胡琏找上刘廉一时,后者正在为招兵买马的事情发愁。何应钦虽然给了他一笔招兵经费,但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,这点钱根本不够用。1月15日,两人在上海一家茶馆会面,谈了整整一个下午。
这次会面的内容,时任上海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李某曾在日记中有过记载:"刘廉一今日与胡琏密谈,言及黄维存款一事。刘言可助其取款,但需分润三成。"
然而事情并没这么简单。刘廉一虽然答应帮忙,但提出了一个棘手的条件:一定要活得何应钦的默许。这让胡琏陷入两难境地,因为何应钦与陈诚的矛盾由来已久。
早在抗战时期,何应钦就对陈诚的"土木系"极为不满。他认为这些陈系将领在军中拉帮结派,不听从军令。1941年的皖南事变后,何应钦更是处处针对"土木系"的将领。
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,胡琏想出了一个妙计。他通过上海市长吴国桢的关系,找到了何应钦的侄子何某。在何某的穿针引线下,一份措辞巧妙的报告送到了何应钦的案头。
报告中提到:"目前浙闽赣三省兵源紧缺,若能善用黄维部遗留军饷,或可解燃眉之急。"这份报告既没有明确提到要动用存款,也未提及胡琏的名字,给了何应钦充分的回旋余地。
1949年1月底,何应钦在这份报告上批示:"军饷支配,当依实际需要行事。"这句模棱两可的话,成了打开银行金库的钥匙。
有了这份批示,刘廉一立即行动起来。他以军政部特派员的身份,带着何应钦的批示找到了上海银行。2月初,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这笔存放了近一年的巨款终于被提取出来。
这场看似完美的合作背后,却暗藏玄机。一份保存在台北的档案显示,刘廉一在帮助胡琏取款的同时,还秘密向何应钦报告了此事的来龙去脉。这或许就是他能在军中左右逢源的原因。
"土木系"内部很快得知了这笔款项的去向,但考虑到当时的大局,陈诚并未追究。他给胡琏发来一封电报,只说了八个字:"善用军资,以固民心。"
拿到这笔钱后,胡琏立刻启程前往江西。而这笔钱的使用,将在赣南掀起一场惊人的征兵潮...
1949年2月下旬,胡琏带着从上海取来的巨款抵达南昌。江西省主席方天在得知胡琏到来的消息后,立即在省府设宴接待。席间,方天向胡琏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:江西各地慢慢的开始出现百姓拒绝当兵的情况。
这个消息让胡琏颇感意外。要知道,江西历来都是兵源大省,军队中就有不少江西籍将领。可如今,连"红军摇篮"的老区都征不到兵了,情况确实不容乐观。
就在这时,胡琏想起了自己曾经研读过的《书·兵志》。唐代的府兵制度引起了他的注意,特别是"一户出一兵"的征募方式。结合当时的真实的情况,胡琏提出了"一甲一兵"的新方案。
这个方案很快得到了方天的支持。2月28日,江西省府发出一份特急文件,要求各县按照"一甲一兵"的方式来进行征兵。所谓"一甲",就是十二户居民为一甲,每甲必须选派一名青壮年参军。
这份文件还规定了具体的优待条件:参军者家属可免除两年农业税,服役期满后可优先安排工作。最重要的是,胡琏承诺按月发放军饷,且工资标准高于普通国军。
然而,这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却遭到了一些地方乡绅的。吉安县的徐姓乡绅就曾组织村民上书省府,称"一甲一兵"有违祖制。萍乡的几位富户甚至扬言要给参军者家属穿麻戴孝。
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,胡琏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办法。他拿出一部分军饷,专门成立了"优抚基金",用来补助参军者家属。同时,他还让每个村的征兵委员会都由当地威望较高的老人担任主任。
这个做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赣州松林村的老支书黄德芳就在日记中记载:"今日胡将军来村里宣讲征兵政策,说话很实在,不像从前那些当官的。村里的后生都动心了。"
更让人没想到的是,征兵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感人的故事。景德镇一个叫李家湾的村子,有对双胞胎兄弟同时报名参军。他们的父亲是个老兵,说服弟弟留下来照顾父母,自己则坚持要跟着胡琏打仗。
军饷发放的问题也引发了一些矛盾。有些基层干部想从中渔利,被胡琏发现后立即撤职查办。赣州一个姓张的县长因此还上书弹劾胡琏"跋扈专横",结果反被省府严惩。
到了3月中旬,江西的征兵工作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。21个县总共征集新兵近两万人,组建成了三个不满编的军。这支部队虽然仓促成军,但由于军饷按时发放,训练也相对认真,很快就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。
就在胡琏为征兵成功而欣慰时,一个紧急电报从福州发来。叶飞兵团已经占领福州,并开始向金门、厦门一线推进。一场惊心动魄的海岛攻防战,正在向胡琏和他的新军迫近...
1949年5月,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笼罩了金门岛。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,叶飞兵团召开了一次紧急作战会议。会议上,情报科长递上了一份截获的电报,显示胡琏的部队正在向金门、厦门一线转移。
这封电报的内容很简单,是胡琏请示蒋介石:"部队已整编完毕,请求指示是否撤往台湾。"叶飞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战机,当即决定发起对金门的进攻。
然而,叶飞并不知道,胡琏早已在金门岛上布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。他派出的工兵部队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,在金门岛的主要登陆点埋设了大量地雷。这些地雷并非随意布置,而是根据潮汐规律,专门设在涨潮时水位刚好能淹没的位置。
5月23日凌晨,先遣团乘坐渔船,向金门岛发起第一波进攻。天还没亮,海面上就传来了一连串的爆炸声。一位幸存的战士后来回忆说:"那天晚上的海面,就像是被人放了一串巨型鞭炮。"
第二天拂晓,两个主力团在掩护火力下开始登岛。这时,胡琏的另一个部署显露出来。他让部队在岛上的制高点修建了三层暗堡,每个暗堡都配备了重机枪和迫击炮,形成了交叉火力网。
更令始料不及的是,胡琏还在金门部署了一支装甲部队。这支部队是他从江西征兵时,专门挑选的机械兵出身的士兵组建而成。当部队刚在岛上站稳脚跟时,这些装甲车就从隐蔽处冲出,直接打乱了的部署。
战斗进行到第二天下午,两个主力团被迫退守到几个沿海村落。就在这时,空军也加入了战斗。这些飞机不是从台湾起飞的,而是来自厦门机场。原来胡琏早就在厦门部署了一个航空大队,专门用来支援金门防务。
第三天的战斗最为惨烈。增援部队在海上遭遇海军的拦截,只有一个营成功登岛。这个营刚一上岸,就遭到了胡琏亲自指挥的反击。胡琏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战术:先用炮火将压制在滩头,然后派装甲车强行切断他们的退路。
到了傍晚,留守岛上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。最后的50多名官兵被围困在一个叫"陈厝"的小村里。这些战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,选择了集体跳海。岸上的机枪立即开火,海面上顿时染红一片。
这场战斗中发生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。在被俘的战士中,有一个叫张明的年轻人,他的哥哥正好在胡琏部队当排长。两兄弟在战俘营相认,场面既欢喜又悲凉。
这场持续了三天三夜的战斗,最终以的失利而告终。胡琏在战后的总结中说:"此战之胜,非兵力之众,实则准备之足。"这句话虽然说得谦虚,但他心里很清楚,假如没有那笔巨款支持,他也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组建起这支能打硬仗的部队...
金门之战后,这场战役在两岸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。1949年6月,毛主席在北京召开军事会议时特别提到:"金门战役给我们上了一课,海岛作战不同于陆地战争,需要更充分的准备。"
叶飞兵团在这场战役中的损失,成为了此后制定海岛作战方案时的重要参考。总部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,系统总结金门之战的经验教训。一份署名"叶"的报告中写道:"敌军能在金门岛组织如此顽强的抵抗,除了地利之便,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充足的军饷保障。"
这个结论颇具深意。那笔从上海银行取出的巨款,确实在金门保卫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胡琏的部队之所以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,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稳定的军饷供应。
战后,胡琏部队的命运也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。1949年7月,蒋介石下令将胡琏的三个军全部调往台湾。在转移过程中,十八军和十九军顺利抵达台湾,但负责防守舟山的六十七军却遭遇了意外。
一天夜里,六十七军的一个营发生了哗变。原来这个营的士兵大多来自江西吉安,他们得知家乡已经解放,纷纷要求回乡。营长刘德贵是个老资格军官,他召集士兵开会,表示理解他们的想法,但必须要服从命令。
没想到第二天一早,整个营的士兵全都不见了。后来才知道,他们趁着夜色偷偷驾船回到了大陆。这件事在军中引起轩然,胡琏为此还专门向蒋介石写了一份检讨报告。
那笔巨款最终的去向也很有意思。据台北"国史馆"的档案记载,胡琏在撤往台湾前,将剩余的军饷全部用来购买了军需物资。这批物资后来成为了金门防务的重要保障。
1950年代初,两岸关系紧张,金门岛多次成为军事冲突的焦点。每当谈起金门保卫战,老兵们总会说起一个细节:那就是他们在金门服役期间,从未拖欠过军饷,这在当时的军队中是很少见的。
黄维的这笔存款,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历史的一个注脚。它不仅影响了一场重要战役的走向,更为两岸关系的演变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往事。
1987年,一位随军记者在台北采访年迈的胡琏。谈到这笔军饷时,胡琏说了这样一句话:"那笔钱原本是黄维给十二兵团的军饷,最后却成全了另一支部队。这大概就是战争年代最真实的写照。"
在金门博物馆的一个展柜里,至今还保存着一本发黄的军饷发放登记簿,上面工整地记录着1949年5月的支出明细。这本登记簿见证了那段特殊时期的历史,也见证了一笔军饷如何改变了一场战役的结局。